基于單片機的鋰電池充電器硬件設計


原標題:基于單片機的鋰電池充電器硬件設計
引言
隨著智能手機、平板電腦及各類便攜式設備的普及,鋰離子電池已成為最主流的可充電電源形式之一。相比于傳統鎳鎘電池,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、無記憶效應、壽命長等優點,在消費電子、工業控制、無人機、智能家居等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。但是,鋰電池對充電過程有嚴格的電壓、電流及溫度要求,必須通過精確的充電策略才能保障電池的安全與壽命。基于單片機的鋰電池充電器硬件設計,能夠通過軟件靈活地控制充電過程,實現恒流、恒壓、涓流等多種充電模式的精確切換,并且可以實時監測電池的電壓、溫度與充電電流,具備異常保護能力和故障告警功能。本方案以某款常見單片機為核心,結合高精度電流檢測電路、溫度采樣電路、功率轉換器件和必要的保護電路,構建一套從硬件部分完整的鋰電池充電器設計方案。下文將從系統架構、各項關鍵器件的型號及性能參數、器件作用、選型理由、功能描述、PCB布局建議等方面展開詳細論述,便于工程師在實際項目中參考與應用。
系統設計概述
本充電器硬件系統總體可分為輸入電源管理模塊、功率轉換模塊、充電管理與控制模塊、檢測與反饋模塊、保護模塊、用戶指示與通信模塊等幾大部分。首先,通過外部適配器或交流變壓器整流濾波得到直流中間母線電壓(例如12V或19V),輸入電源管理模塊負責對供電電源進行初級濾波與過壓、過流保護,為后級功率轉換提供穩定的輸入。功率轉換模塊則采用降壓(Buck)架構,將中間母線電壓轉換為適合鋰電池充電的恒流/恒壓輸出電壓(例如4.2V標準全充電電壓),并支持在不同充電階段動態調節輸出電流,滿足鋰電池充電的CC/CV策略。充電管理與控制模塊以單片機為核心,實時接收電池電壓、電流、溫度等關鍵信息,通過內部算法判斷當前充電階段并輸出PWM信號或控制信號給功率轉換器,實現恒流階段限流、恒壓階段限壓及涓流充電等功能。此外,檢測與反饋模塊由高精度電流采樣電阻、運算放大器/差分放大器、分壓采樣電阻、溫度采樣電阻(NTC)等組成,用于將模擬信號轉換為單片機能處理的數字量。保護模塊則包括過壓保護、過流保護、過溫保護、電池反接保護、短路保護等,由硬件電路和軟件邏輯協同實現。最后,用戶指示與通信模塊通過LED指示燈、LCD或OLED顯示屏、蜂鳴器或外部通信接口(如UART、I2C)向用戶反饋當前充電狀態、故障信息以及充電參數。各模塊之間通過PCB走線與接插件連接,整體構成一套完整的基于單片機的鋰電池充電器硬件設計。
單片機(MCU)選型
在整個充電器系統中,單片機承擔著指令執行、監測與控制邏輯的核心角色,因此選型時應重點關注性能、外設資源、功耗、價格及開發生態等因素。本設計選用STM32F103C8T6作為主控單片機。STM32F103C8T6是STM32系列中性能良好且性價比較高的型號,采用32位ARM Cortex-M3內核,最高主頻可達72MHz,具備如下優勢與功能:
豐富的外設資源:該型號帶有3路12位ADC,可同時對電壓、電流、溫度等多個通道進行采樣,保證采樣精度與實時性;同時還具備多路PWM輸出,可用于驅動功率MOSFET的開關信號;內置多路UART、I2C、SPI等通信接口,便于后續擴展與通信功能,例如通過UART與上位機或外部模塊進行數據傳輸。
較高的處理能力:72MHz主頻足夠執行復雜的充電算法與故障檢測邏輯,同時能預留一定的余量以便后續添加更多智能功能(如通信加密、數據記錄、OTA升級等)。
低功耗特性:擁有多種省電模式,可在待機或不充電狀態下進入低功耗模式,減少自身功耗對電池的影響,提升系統整體能效。
成本與可獲得性:STM32F103C8T6的市場價格相對低廉,且在各大分銷渠道(如Digikey、Mouser、淘寶電子市場等)均可輕松采購;成熟的開發板(如“Blue Pill”)也使得樣機設計與軟件開發更加便捷。
開發環境與生態:STM32系列具備成熟的開發生態,包括ST官方的STM32CubeMX代碼生成工具、HAL庫,以及Keil、IAR、MDK-ARM等商業編譯器支持。此外,各種開源庫、示例代碼與社區討論豐富,能夠大幅縮短軟件開發周期。
綜上所述,STM32F103C8T6在性能、接口、電源管理、價格與生態等方面具備明顯優勢,能夠滿足典型鋰電池充電器所需的采樣、控制、通信及保護等多種功能需求。
充電管理芯片與功率轉換器件選型
在鋰電池充電器中,功率轉換器件與充電管理芯片是實現恒流恒壓調節的核心部分。為了保證高效率、低功耗與精確可控,本設計在功能上將充電管理邏輯分為兩種實現方式:一種是使用專用的。單片機控制的外部開關電源芯片實現整套CC/CV充電策略;另一種是結合專用鋰電池充電管理芯片(例如TI公司的BQ24074系列)與單片機輔助控制。以下分別介紹兩種方案所用主要器件型號、器件作用、選型理由及功能。
方案一:MCU+外部降壓轉換芯片(以MP2467為例)
型號:選擇 TI 的 INA210 或 ADA4528-2 等高精度低漂移運放。
器件作用:將電流采樣電阻兩端的微弱電壓差進行放大,輸出與 MCU ADC 電壓輸入范圍匹配的信號。
選型理由:高共模抑制比,可在高壓環境下直接對低側電流采樣;輸入偏置電流低、噪聲低,能保證采樣精度;帶寬足夠滿足開關頻率采樣要求;內置保護,針腳兼容標準封裝。
MOSFET 型號:若 MP2467 非集成同步整流,則可選用 IRLZ44N 或 SI2301CDS 等低 RDS(on) 邏輯型 N 溝道 MOSFET。
電流采樣電阻:典型采用 0.01Ω、0.005Ω 規格的貼片或功率電阻(如 Panasonic ERJ-PBJ1E010V)。
器件作用:作為降壓轉換中的高端開關、低端開關,控制開關頻率下電源的導通與關閉,配合電感與電容實現能量轉換。
選型理由:低導通電阻(RDS(on) 僅幾毫歐),能減少 conduction 損耗;邏輯電平柵極,可直接由 MCU 或 MP2467 驅動;管殼封裝如 SOT-23 或 SO-8,適用于大功率傳輸;成本低、易采購。
器件作用:串聯在 MOSFET 源極(或負載端),將電流轉換為微小電壓信號,經過差分運放放大后供 MCU ADC 采樣。
選型理由:阻值足夠小,降低系統功耗;溫度系數低,保證在長時間大電流情況下采樣精度;功率等級如 1W 可承受最大電流;封裝小,方便 PCB 布局。
型號說明:MP2467是Monolithic Power Systems(MPS)推出的一款高效率同步降壓轉換器,集成了60V/100mΩ低 RDS(on) N溝道 MOSFET,最高工作電流可達3A,輸出電壓可通過外部分壓電阻設置,適用于輸入電壓范圍4.5V~60V。
器件作用:該芯片作為 DC-DC 降壓轉換核心,將中間母線電壓(如12V~19V)轉換為可變的恒流/恒壓輸出電壓(通過 MCU 控制 PWM/電感不斷調整輸出),并通過反饋回路實現精確輸出調節。
選型理由:
功能描述:MP2467 作為降壓轉換核心,依賴外部電感(如 4.7μH 降阻電感)、肖特基二極管(若非同步整流版本則需外置肖特基)以及輸入輸出電容,構成典型的 Buck 結構。電流檢測方式可以通過在 MOSFET 源極串入小阻值采樣電阻,采樣后獲得整流電流信息,并反饋給 MCU。MCU 根據采樣數值計算并輸出 PWM 占空比信號至 MP2467 的反饋引腳,實現精準的恒流/恒壓控制。常見電感型號如 TDK 的 MLZ2012M4R7M 或商家 LQH3NP4R7MJ0L0L,可滿足 3~4A 的連續電流需求;輸入陶瓷電容 22μF/50V,輸出陶瓷電容 2×22μF/10V,確保紋波電壓及電流穩定。
MP2467(降壓轉換器)
外部 MOSFET 驅動電路及采樣電阻
運算放大器(差分放大器)
寬輸入電壓范圍:適配各類市面通用的充電適配器,如12V、15V、19V等,滿足不同采購渠道與應用場景的適配需求;
高效率與低功耗:內置同步整流 MOSFET,轉換效率可達 95% 以上,能夠大幅減少熱量生成,降低對散熱器、風扇等外部散熱方案的依賴;
集成度高、PCB占板面積小:芯片內部集成了高電壓 MOSFET 與驅動電路,僅需外圍電感、電容、反饋網絡等最少外設即可實現完整降壓轉換,減小整機體積;
可程序化輸出:通過外部反饋電阻與電流采樣阻值,可以讓 MCU 實時調整目標輸出,方便軟件靈活改變恒流值、恒壓值;
過流保護、熱關斷等內置保護:當負載短路或過載時,芯片自帶限流保護,可有效減少故障損壞風險。
方案二:專用鋰電池充電管理芯片(以 BQ24074 為例)+MCU 輔助監測
型號說明:BQ24074 是 TI 推出的一款集成式鋰電池充電管理芯片,支持寬輸入電壓范圍(4.35V~10V),內部集成 MOSFET 以及恒流/恒壓充電管理模塊,最高充電電流可達 2A,同時集成了電池溫度監測、電源路徑管理、充滿判斷等功能。
器件作用:作為主充電控制核心,實現對鋰電池的 CC(恒流)/CV(恒壓)充電過程控制,無需額外的 MOSFET 驅動電路,節省 PCB 面積與設計復雜度。芯片內部含有溫度補償功能,可通過外接 NTC 溫度采樣電阻自動調節充電電流。
選型理由:
功能描述:BQ24074 是一顆全自動的鋰電池充電管理芯片,輸入端 VIN 接入 5V~9V 直流電源,ISET 引腳外接一個 10kΩ 電流設置電阻,可設定最高 2A 的充電電流;VBAT 引腳直接與電池正極相連;通過外部反饋電阻 RPROG 配合內部基準,設定恒壓閾值為 4.2V(允許 ±0.005V 精度);STAT1、STAT2 引腳用于 LED 指示當前充電狀態(充電、滿充、錯誤);VSYS 引腳輸出系統供電電壓,可為外部 MCU 提供穩壓輸出;TS 引腳外接 10kΩ NTC(如 NCP18XH103F03RC),用于對電池溫度實時監測。當溫度處于設定范圍之外時,芯片會自動折返充電或暫停充電。與 MCU 通信方面,可通過 ADC 采樣 VSYS、VBAT 及外部電流采樣電阻電壓,實現對當前充電電流、電池電壓的實時監控。軟件層面,MCU 可僅用于補充式控制、顯示與通信,將復雜的 CC/CV 控制維持在芯片內部,實現硬件與軟件協同,提高設計可靠性。
BQ24074(集成式鋰電充電管理芯片)
集成度高:內部集成 MOSFET 與判斷邏輯,外圍僅需接入輸入電源、電感、電容、電池及限流電阻,電路設計簡單;
充電參數可調:通過外部電阻即可設置恒流(ISET),外部電阻與電容配置可設置恒壓、定閾電壓以及充滿檢測門限;
電池安全保護:內置熱關斷、電池反接保護、過流保護、短路保護等多種硬件保護功能,無需額外保護芯片;
過溫監測能力:通過 TS 引腳外接 NTC 可實現溫度補償,每當溫度超出安全范圍(0℃~45℃)時,芯片自動進入休眠或限流狀態,避免在極端環境下對電池造成損害;
開關模式效率高:內部同步整流 MOSFET,轉換效率可達 95% 以上,有效降低熱損耗;
尺寸小、成本適中:采用 WQFN-16 封裝,尺寸緊湊,方便便攜式產品使用,整體 BOM 成本低于自搭開關電源方案。
電感與電容選型
在方案一(外部 Buck 降壓設計)中,電感與電容作為能量轉換與濾波的關鍵元件,直接影響轉換效率、輸出紋波及系統穩定性。選型需考慮額定電流、飽和電流、直流電阻(DCR)、尺寸、成本等多方面指標。
功率電感
推薦型號:
器件作用:功率電感配合開關 MOSFET 實現能量存儲與釋放,維持恒流輸出。
選型理由:
飽和電流高:4.7μH/最大電流 3~5A,可保證在最大負載時不會發生磁飽和,從而避免轉換效率驟降;
低直流電阻(DCR):DCR 數值低于 30mΩ,可減少線圈損耗,提高整體效率;
封裝尺寸適中:適用于 PCB 空間有限但需散熱性能良好的場合;
電感穩定性好:具備低溫漂、低噪音特點,保證在溫度變化與環境干擾下依舊能維持穩定儲能。
TDK MLZ2012M4R7M(型號:MLZ2012M4R7M▼;封裝:0805 或 1210);
Coilcraft XEL7030-472MEC(4.7μH,額定電流 3.5A,DCR 約 20mΩ);
Bourns SRP1048(4.7μH,額定電流 5A)。
輸入/輸出濾波電容
推薦型號:
器件作用:輸入電容用于吸收 MOSFET 開關時的高頻峰值電流,抑制電感尖峰;輸出電容用于平滑輸出電壓,降低紋波,保證對電池的恒壓充電準確度。
選型理由:
低 ESR(等效串聯電阻):陶瓷與鉭電容的 ESR 通常低于 10mΩ,可極大地降低內阻損耗與輸出紋波;
耐高壓、耐高溫:輸入側需要承受高達 19V 的電壓,選擇 50V 以上的 MLCC 能確保安全余量;輸出側 6.3V10V 鉭電容結合 1022μF 陶瓷電容,可形成低 ESR 且容值穩定的濾波網絡;
封裝大小與可靠性:0805/1206 陶瓷電容與 A/K 系列鉭電容均具備良好溫度特性與壽命,適合長時間、大電流工作。
MLCC 陶瓷電容:如 Murata GRM32DR72A226KA12L(22μF,50V,X5R 材料);
滌綸薄膜電容:如 KEMET R76F227X9075K2M5(22μF,100V,PET 膜);
鉭電容:如 AVX TAJ107K006RNJ(10μF,6.3V,C級)。
電流采樣與電壓采樣電路
在鋰電池充電過程中,準確采樣電流與電壓是實現 CC/CV 控制與故障保護的關鍵。一旦采樣精度不足,可能導致過充、過流或充電效率下降等問題。采樣電路主要由電流采樣電阻、差分放大器(或運算放大器)、電池電壓分壓器等組成。
電流采樣電阻
型號:松下(Panasonic)高精度低阻值合金電阻 ERJ-PBJ1E005V(阻值 0.005Ω,功率 1W);或國內品牌如厚聲 RCD-0.01R-1W80(0.01Ω)。
器件作用:串聯在 MOSFET 源極或放置在回路負載端,將流經的電流轉換為與之成正比的微小電壓降(例如通過 0.01Ω 的電阻,當流過 2A 電流時電壓降為 20mV)。該微弱電壓隨后由運算放大器放大后送入單片機 ADC 通道。
選型理由:
低阻值:0.005Ω~0.01Ω 的阻值在大電流下產生的壓降僅為幾十毫伏,極大降低了系統功耗;
高精度、低溫漂:采用合金材料,溫度系數極低 (<50ppm/℃),保證在不同溫度環境下的測量準確度;
功率等級:1W 以上功率級別,可承受最高 5A 以上瞬態電流,不易因過流而燒毀;
封裝形式:常見 2512/2010 封裝,可滿足 PCB 空間要求,也方便散熱設計。
差分放大器(運算放大器)
型號:INA210(高精度、高共模抑制比電流感測放大器);或 ADA4528-2(雙路超低偏置電流運放)。
器件作用:將采樣電阻上的微小壓降(例如 20mV50mV)放大到單片機 ADC 可識別的范圍(03.3V 或 0~5V)。
選型理由:
高共模電壓范圍:能夠在高達 26V(INA210) 的共模電壓環境下對低側電流進行采樣,無需在降壓芯片輸出后做二次采樣;
高精度、低噪聲:輸入偏置電流低 (<1nA),輸入失調電壓低 (<50μV),保證大范圍電流測量下能維持高精度,并且在開關信號切換時干擾小;
帶寬滿足需求:帶寬通常在 1MHz 以上,可適應開關頻率為 300kHz~1MHz 的降壓電路對電流快速變化的采樣需求。
封裝與成本:SOT-23-6 或 MSOP-8 等小型封裝,PCB 布局更為靈活,成本適中。
電池電壓采樣分壓器
分壓電阻:上下游使用兩只 100kΩ 和 47kΩ 精密電阻(1% 精度或更好),如 Vishay MMB0204B1003-FP 及 MMB0204B4702-FP。
器件作用:將電池的最高電壓(通常在 3.0V4.3V 之間)通過電阻分壓轉換到單片機 ADC 的輸入范圍(03.3V)。
選型理由:
高精度電阻 1% 或 0.1%:保證分壓比例穩定,采樣誤差小;
大阻值:RIO 比例為 100kΩ∶47kΩ,使分壓后電流極小(<20μA),不影響電池供電,并降低功耗;
封裝穩定性:1206 或 0805 封裝,保證在高溫焊接時參數漂移可控。
溫度檢測元件
鋰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溫度變化會顯著影響其性能與安全性。過高或過低溫度均需通過充電邏輯進行限流或暫停充電。常用的溫度檢測方案是通過外接 NTC 熱敏電阻與電池緊密接觸,將其阻值變化轉化為電壓或電阻信號供 MCU ADC 采樣。
NTC 熱敏電阻
型號:Murata NCP18XH103F03RC(10kΩ@25℃,B 常數 3435K);或 EPCOS B57364V0104J000(10kΩ,B=3380K)。
器件作用:貼近電池組內部或與保護板接觸,通過溫度變化使阻值呈負指數規律變化。MCU 采用分壓電路(NTC 與固定電阻串聯)輸出一個與溫度成反比的電壓值,進而計算當前電池溫度。
選型理由:
熱敏特性穩定:B 常數在 3380K~3435K 之間,線性誤差小,適用于電池箱溫度監測;
封裝小巧:0402/0603 封裝,可貼附在電池正極或保護板上,不會影響電池包內部空間;
響應速度快:小體積熱容小,能夠以毫秒級別響應溫度驟變,結合軟件算法可快速做出限流或停充決策;
成本低廉:常用 10kΩ 規格,單顆成本在 0.1 元以內,適合批量生產。
MCU 溫度采樣電路
電路結構:將 NTC 與一個 10kΩ 精密固定電阻(1% 誤差)串聯后,頂端接 3.3V 穩壓輸出,下端接地。在中間節點串入一個 100kΩ-47kΩ 分壓電阻網絡,將 NTC 與固定電阻構成分壓后,中間節點的電壓由 ADC 采集,計算溫度。
選型理由:分壓網絡采用高阻值電阻,減少對電池放電的影響;ADC 采樣通道帶有 12 位精度,可將 03.3V 電壓映射到 04095 數值,結合 NTC 參數查表法或 Steinhart-Hart 方程,可實時獲得電池組溫度。
保護電路設計
鋰電池充電器在硬件層面需要實現多重保護,避免因工作異常導致電池損壞甚至安全事故。保護功能一般可分為硬件保護與軟件保護兩大類,本節重點介紹硬件保護部分以及相關選型理由。
輸入側過壓保護
型號:SMBJ30A(雙向 30V TVS);或 SMBJ24A(雙向 24V TVS)。
器件作用:當輸入電壓突變(如市電浪涌、適配器故障)時,TVS 二極管迅速鉗位,保護后級電路不被過壓擊穿。
選型理由:如系統輸入為 12V~19V,則選用工作電壓稍高于常態值的 TVS(如 SMBJ24A)能夠提供 600W 峰值鉗位功率,鉗位電壓在 26V 左右;若輸入由交流 220V 整流至 30V,則可選用 SMBJ36A 或 SMBJ40A。
TVS 二極管
輸入側過流保護
型號:PolySwitch RXE075(Hold電流 0.7A~1A);或 TE Connectivity RXE300(Hold 電流 3A)。
器件作用:當輸入側電流超過安全閾值時,PTC 發熱電阻值急劇上升,限制電流;當故障消除后可自動恢復正常狀態。
選型理由:與傳統熔斷絲相比,PTC 體積小且可多次自恢復;RXE 系列額定電流精準,可根據系統最大輸入電流選取;工作溫度范圍寬,可適應-40℃~85℃環境。
PTC 熔斷器(自恢復保險絲)
輸出側過壓/過流/短路保護
型號:Bourns MF-R005(NTC 熱敏電阻,初始 5Ω,用于 Inrush Limit);
器件作用:在電源接通瞬間限制涌入電流,有助于保護整流橋及開關電源輸入級;避免大電容瞬態充電產生大電流沖擊。
選型理由:熱敏特性在通電初期電阻高(可達幾十歐姆),啟動后逐漸降低至 1Ω 以下,可多次使用;封裝符合自動貼裝生產;價格低廉。
型號:SS34(3A,40V);或 SS54(5A,40V)。
器件作用:在斷電或外部短路時防止電池放電回流至電源輸入;也可作為續流二極管,保護降壓開關電感。
選型理由:低正向壓降(約 0.4V@3A)減少損耗;低溫升特性;封裝為 SMA 方便 PCB 散熱與布局;響應速度快,可應對高開關頻率。
型號:BSR163N 或 AOZ1284(低 RDS(on) 同步整流 MOSFET)。
器件作用:當電池被錯誤連接反向時,MOSFET 截止,避免負極電擊正極造成損害。此外,可在 MOSFET 源極串聯感測電阻,通過比較檢測電流過大時立即關斷 MOSFET,實現過流保護。
選型理由:低 RDS(on) 降低功耗;邏輯電平柵極可由 MCU 驅動;具備鉗位二極管,可對電池反接起到快速阻斷作用。
MOSFET 反向保護
肖特基二極管
限流保護電阻(NTC)
電池過壓保護(在專用充電芯片方案中由 BQ24074 內置)
電池過充過放保護(如果要獨立實現時可選用保護 IC,如 DW01 系列)
型號:SEIKO Instruments DW01+k8 AOB27976(兩片式保護解決方案)。
器件作用:在單體鋰離子電池組中,可實現過充、過放、過流、短路等多種保護;與雙 MOSFET 配合即可實現對電池組的硬件保護。
選型理由:BOM 成本低、使用廣泛、功能完善,對于單節或兩節電池應用尤為合適;通過 PROG 引腳可設定過充/過放閾值;封裝小巧,適合體積限制型電子產品。
電源輸入及 EMI 濾波
在交流適配器或直流電源輸入到充電器之前,需要對輸入線路及設備進行初步的 EMI 抑制與濾波,以保證后續降壓轉換器能夠在低干擾環境下工作,同時符合相關 EMC 標準。
共模電感
型號:TDK ACT45B-421-2P-4P-C(額定電流 4A,阻抗 45Ω@100MHz);或 Murata DLW21SDR900SQ2L。
器件作用:用于輸入側抑制共模干擾噪聲,阻止高頻干擾回流到電網,同時減小外部 EMI 影響。
選型理由:高飽和電流,低插入損耗;尺寸適配工業級 PCB;頻率響應寬,可抑制廣泛帶寬內的噪聲。
差模電感/濾波電容
型號:Murata GRM21BR61E106KA73(10μF,50V MLCC);與 TDK ACT45T-2P4E-C(差模電感)。
器件作用:差模電感配合 X 電容/Y 電容(420VAC 級電路時使用)共同組成 PI 濾波網絡,有效抑制輸入端及輸出端的差模、共模干擾,防止高頻噪聲影響周邊電路。
選型理由:MLCC 電容對高頻具有良好旁路能力;差模電感能夠減少高頻噪聲電流;滿足 CISPR22 B 類 EMC 要求;元器件溫升低,可靠性高。
接口與用戶指示電路
為了提升充電器的人機交互體驗,需要設計 LED 指示電路、LCD(或 OLED)顯示屏接口、按鍵或編碼器輸入接口,提示用戶充電狀態、電池電壓、電流、故障信息等。
LED 指示
器件選擇:Kingbright WP710A10SRD(紅色 LED)、WP710A10SGC(綠色 LED)。
器件作用:STAT 引腳輸出電平,通過限流電阻即可驅動 LED,用不同顏色或閃爍方式區分充電中、充滿、故障等狀態。
選型理由:直徑 3mm/5mm,亮度適中,功耗低;透鏡等級分為高亮、中亮,可根據 PCB 空間和電流預算選定。
顯示屏
型號:ST7920 驅動的 128×64 點陣 LCD;或更高檔的 SSD1306 驅動 0.96 寸 OLED(分辨率 128×64)。
器件作用:顯示充電電流、充電電壓、當前電池容量百分比、溫度數值以及故障提示。
選型理由:I2C/SPI 接口簡化布線;OLED 對比度高,即使在弱光環境下也易于識別;LCD 具備更好的穩定性,在高溫環境下仍能保持較長壽命。
按鍵/編碼器
型號:輕觸按鍵(5×5×1.5mm),或 旋轉編碼器(帶按鍵功能,例如 EC11)。
器件作用:用戶可通過按鍵或編碼器來設置充電電流、目標電壓,或查看歷史充電數據。
選型理由:按鍵成本低,按鍵壽命高;編碼器帶按壓開關,可實現雙重輸入,便于復雜參數調整。
通信接口
型號:TTL UART 轉 USB (如 FT232RL) 或者直接使用 MCU 自帶的 USB(需外接 USB 接口與微 USB 接線座)。
器件作用:實現與 PC 或移動端 APP 通信,便于遠程讀取充電數據、固件升級或設置充電策略。
選型理由:FT232RL 成熟穩定,驅動兼容性好;直接使用 MCU USB 可減少 BOM 成本與 PCB 空間,但需要額外設計 USB 接口電路并調試固件。
PCB 布局與設計建議
PCB 布局對高功率開關電源系統尤為重要,不僅影響電磁兼容性(EMC)、散熱效果,還關系到測量精度與系統穩定性。以下為本方案在 PCB 設計與布局方面的建議:
分區明確:將高功率開關電源區(降壓 MOSFET、功率電感、電解/陶瓷電容)與單片機低速數字邏輯區(MCU、運放、分壓網絡等)分開布置,避免噪聲相互干擾。
地線布線:采用分層接地方式,高功率地(PGND)與模擬地(AGND)分開布線,通過星型接地點或等長匯流排后在一處集中接地,避免大電流地線回流影響 ADC 采樣精度。
電流采樣位置:將采樣電阻附近的地線和測量地線用細線或分隔地面層連接,確保測量回路與功率回路的分離,減少雜散阻抗。
電源輸入濾波:在輸入電源入口處首先設置 EMI 濾波單元,將 EMI 濾波輸出到降壓輸入,同時在濾波后設置 TVS 和 PTC,增加系統對浪涌和突波的魯棒性。
散熱安排:降壓開關 MOSFET、功率電感等高發熱器件應靠近 PCB 邊緣,結合散熱鰭片或散熱孔,以便熱量快速散發;同時在 PCB 底層或中層布置銅鋪,增大散熱面積;若功率密度較大,還可考慮加裝風扇或專用散熱器。
布線寬度與電流承載:根據最大充電電流(例如 3A5A),為 MOSFET Drain-Source 回路、功率電感、中間母線和電池輸出回路留足夠寬度(至少 2.5mm3mm 的銅線寬度),并盡量縮短走線長度,降低寄生電感。
開關節點隔離:開關轉換節點(MOSFET Drain / MPSW 等)帶有高頻開關噪聲,應遠離模擬采樣線路及敏感信號線,避免感應干擾;布線時避免走線平行于敏感信號,必要時加地線屏蔽。
布置濾波電容:輸入側與輸出側的陶瓷電容盡量貼近降壓芯片的輸入與輸出引腳,減少引線電感,以保證高頻降噪與穩定輸出;鉭電容可放置在陶瓷電容旁邊,形成互補濾波,抑制低頻紋波。
信號線走向與過孔:盡量讓高速開關信號線與地線在單層面完成布線,少用過孔;控制信號與采樣信號(ADC)在走線時不要與高電流走線交叉;信號線過孔盡量減少在 AGND 區與 PGND 區之間的穿越,以防止地環路。
指示與顯示電路:LED 燈、顯示屏與 MCU 接口放置在 PCB 前面板區域,走線采用屏蔽布線,并在顯示屏附近設置去耦電容,避免干擾導致顯示閃爍或誤讀。
器件功能總結
下表簡要匯總了設計中主要元器件的型號、功能及選型理由,以便對全局架構一目了然。
模塊 | 器件型號 | 器件作用 | 選型理由 |
---|---|---|---|
主控單片機 | STM32F103C8T6 | 負責充電算法執行、外設采樣、PWM 控制、通信等 | 72MHz 主頻、3 路 ADC、PWM、成本低、開發生態成熟 |
降壓轉換芯片 | MP2467 | 實現 DC-DC 降壓、恒流/恒壓輸出 | 寬輸入電壓、高效率、內置 MOSFET、保護功能、尺寸小 |
充電管理芯片 | BQ24074(可選方案) | 集成式鋰電充電管理,支持 CC/CV、熱關斷、保護 | 集成度高、外圍電路少、電池保護完善、效率高 |
MOSFET | IRLZ44N / SI2301CDS | 降壓開關關鍵器件,實現電能開關控制 | 低導通阻抗、邏輯電平門極、成本低、散熱性能好 |
功率電感 | TDK MLZ2012M4R7M / Coilcraft | 存儲與釋放開關能量,保證恒流輸出 | 飽和電流高、DCR 低、封裝小、效率高 |
輸入/輸出電容 | Murata 22μF/50V MLCC / AVX 鉭電容 | 濾波降紋,穩定輸入與輸出電壓 | 低 ESR、耐壓高、溫度系數低、尺寸適中 |
電流采樣電阻 | Panasonic ERJ-PBJ1E005V 0.005Ω | 將充電電流轉換為微小電壓用于采樣 | 低阻、高精度、低溫漂、大功率等級 |
差分放大器 | INA210 / ADA4528-2 | 放大電流采樣信號,驅動 MCU ADC | 高共模抑制比、低噪聲、低失調電壓,滿足高精度采樣要求 |
電池電壓分壓 | 100kΩ:47kΩ 精密電阻 | 將 4.2V 電池電壓分壓至 MCU ADC 可讀范圍 | 1% 精度、高阻值、低功耗 |
NTC 溫度傳感 | Murata NCP18XH103F03RC 10kΩ | 監測電池溫度,用于溫度補償與過溫保護 | 小型封裝、高靈敏度、響應快、溫漂低 |
TVS | SMBJ24A | 輸入側浪涌鉗位保護 | 鉗位電壓適合 12V~19V 環境,峰值功率可達 600W |
PTC 熔斷器 | PolySwitch RXE075 | 輸入側過流臨時限流保護 | 自恢復、額定電流精準、體積小、成本低 |
肖特基二極管 | SS34 | 輸出側防逆、續流二極管 | 低正向壓降、高可靠性、適用于高速開關 |
保護 IC | DW01+AOB27976 | 單節保護過充、過放、過流、短路 | 成熟方案、BOM 成本低、支持單節/兩節鋰電池保護 |
共模電感 | TDK ACT45B-421-2P-C | 抑制輸入共模 EMI 干擾 | 高頻抑制能力強、額定電流 4A、低損耗 |
差模電感 | Murata ACT45T-2P4E-C 或類似 | 輸入側差模濾波 | 抑制差模噪聲、滿足 EMC 標準 |
LED 指示燈 | Kingbright WP710A10SRD/SGC | 指示充電、滿充、故障狀態 | 顯示明亮、功耗低、體積適中 |
顯示屏 | SSD1306 128×64 OLED 或 ST7920 LCD | 顯示電壓、電流、溫度、剩余容量、故障信息 | 對比度高、易讀、接口簡單、體積小 |
USB 轉換 | FT232RL(或 MCU USB) | 實現與 PC 通信、固件升級 | 成熟穩定、驅動兼容性好、減少二次開發成本 |
PCB 地線 | 銅箔地鋪與過孔連接 | 提供高電流回流路徑,降低布線阻抗 | 多層 PCB 實現星型接地,減少地環路 |
基于單片機的鋰電池充電器硬件設計需要綜合考慮電源管理、功率轉換、充電策略、檢測與保護以及人機交互等多個方面。方案一(MCU+獨立降壓芯片)具備靈活的充電策略實現與較高的可擴展性,適合需要多種充電模式或支持更高電流輸出的應用場景;方案二(專用鋰電池充電管理芯片+BMCU 監測)則具備設計簡單、成本更低、集成度更高的優點,適合體積受限或需快速投產的產品。本設計中選用的各類元器件(STM32F103C8T6、MP2467、BQ24074、INA210、MLZ2012M4R7M 等)在性能、成本、可獲得性與可靠性方面均經過仔細權衡,能夠滿足主流消費電子及工業應用需求。通過合理的 PCB 布局與 EMI 抑制設計,配合完善的硬件與軟件保護機制,最終實現對鋰電池電壓、電流、溫度的精確控制,保障電池安全與充電效率。同時,通過 LED、LCD 等指示手段以及 UART/USB 等通信方式,為用戶提供直觀的充電狀態顯示與高級參數配置功能。該方案詳細闡述了每種元器件的型號、作用與選型理由,可作為工程師在實際項目中進行設計時的重要參考和依據。
責任編輯:David
【免責聲明】
1、本文內容、數據、圖表等來源于網絡引用或其他公開資料,版權歸屬原作者、原發表出處。若版權所有方對本文的引用持有異議,請聯系拍明芯城(marketing@iczoom.com),本方將及時處理。
2、本文的引用僅供讀者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目的。
3、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,拍明芯城不對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讀者閱讀本文后做出的決定或行為,是基于自主意愿和獨立判斷做出的,請讀者明確相關結果。
4、如需轉載本方擁有版權的文章,請聯系拍明芯城(marketing@iczoom.com)注明“轉載原因”。未經允許私自轉載拍明芯城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。
拍明芯城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。